试验研究

  • 胆汁酸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王志龙;郭宏;许艳光;杨志林;常莎沙;贾玉玲;白云霞;李仁德;

    试验目的是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胆汁酸,研究其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和产蛋率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5周龄京粉6号蛋鸡10 000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g·t~(-1)胆汁酸,试验期37 d。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日产蛋率显著提高1.46%(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0.05%(P<0.05),死淘率显著降低0.14%(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蛋品质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600 g·t~(-1)胆汁酸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在蛋品质方面没有明显改善作用。

    2024年06期 No.37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葡萄糖氧化酶与地克珠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孟庆生;王晓睿;张玉枝;王娟;李德弟;

    试验初步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与地克珠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组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2为基础日粮+葡萄糖氧化酶组,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为100 U·kg~(-1);组3为基础日粮+地克珠利组,地克珠利(0.5%)添加量为200 g·t~(-1);组4为基础日粮+葡萄糖氧化酶+地克珠利组。试验结果表明:(1)与组1相比,组2葡萄糖氧化酶组AA肉仔鸡的42 d体重、21~42 d和1~42 d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21~42 d和1~42 d料重比(F/G)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组2葡萄糖氧化酶和组3地克珠利组21~42 d和1~42 d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组4葡萄糖氧化酶+地克珠利组的21~42 d和1~42 d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优于其他各组。(2)各组间的21 d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组4的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42 d屠宰率和胸肌率无显著差异(P>0.05),组4的42 d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024年06期 No.37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白术多糖和黄芪多糖对家禽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殷单;封淑;

    近年来,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其中植物多糖因其多样的生物活性而备受瞩目。植物多糖作为天然免疫调节剂,能够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激活免疫细胞和补体系统、释放细胞因子。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植物多糖不仅能缓解应激、增强家禽免疫力和抗病力,还可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有效减轻家禽面临的各种应激。文章综述了白术多糖、黄芪多糖在家禽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目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多糖在家禽免疫异常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2024年06期 No.374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豆及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魏凤仙;闫祥洲;马慧慧;韩丙记;李振强;

    大豆及豆粕是主要饲料原料。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这些物质降低了饲料利用效率,影响养殖效益。加强对大豆及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监控检测,减少抗营养因子不良影响,对提高日粮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学检测技术以其快速、简便、灵敏的特性,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免疫检测技术在大豆抗营养因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免疫检测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2024年06期 No.374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饲料与饲养

  •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郑学文;

    益生菌发酵饲料因无公害、高效且节约生猪养殖成本,获行业广泛认可。其通过分解饲料营养大分子,提升饲料品质,并优化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功能,对断奶仔猪、母猪及育肥猪均有积极作用。在饲料“禁抗”大背景下,其应用愈发值得推广。文章针对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解,旨在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06期 No.37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饲料加工技术对鸡饲料品质的影响与优化创新

    史宪珍;

    饲料品质对养殖效益与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而饲料加工技术在鸡饲料生产中极为关键。通过对加工工艺参数与方法的优化,可提升饲料营养价值、物理特性、安全性以及储存稳定性。文章概述饲料加工技术对鸡饲料品质的多方面影响,并给出相关优化与创新建议,助力养鸡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06期 No.374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营养水平日粮对猪健康的影响

    陈鹏;王书朋;胡慧娟;

    影响猪健康的因素包括猪的免疫力、病原微生物、猪场管理、药物疫苗、饲料营养等多个方面。其中饲料营养方面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包括营养浓度不足、营养浓度过剩和各营养物质间的不平衡。文章从饲料营养角度,对饲粮中粗蛋白、能量、脂肪以及常(微)量元素等过剩对猪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为猪饲料配方设计和猪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2024年06期 No.374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提取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温书香;赵协;安利民;张军;任义品;杨高磊;

    植物提取物是指以植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为原料,对其进行提取和加工形成具有单一或者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植物提取物因其安全、高效、稳定及可控等特点,备受研究者和畜禽养殖场的关注,特别是在全球对抗生素的限制和禁用背景下,植物提取物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逐步推广应用。文章主要就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加以综述,以期为筛选更好的抗生素替代物,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增强动物免疫力,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重要参考。

    2024年06期 No.37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疾病防控

  •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疗案例分析

    孙芳;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具有隐匿性、临床症状不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泌乳性能下降,乳汁理化性改变及乳房组织病变。文章以喀左县绿野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病例为基础,通过临床症状、分析发病原因,结合实验室检测手段,明确其病原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及病理损伤。治疗措施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15 d后奶牛精神、采食量、体温等都处于正常状态,产奶量完全恢复至治疗前水平,超声波检查,乳房实质回声均匀,无异常结构。同时探讨了精准诊断法与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降低其发病率,保障奶牛养殖效益。

    2024年06期 No.37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布鲁氏菌病高风险人群个人防护综合措施

    刘佳;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人感染后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对患者群体产生心理负担,也会引发公众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担忧。文章聚焦布鲁氏菌病高风险人群的个人防护综合措施,针对饲养人员、免疫人员、屠宰人员和检疫人员等不同群体应采取的个人防护综合措施分别加以综述,为进一步降低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保障高风险人群安全提供相关帮助。

    2024年06期 No.374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添加剂世界

  • 吲哚-3-丙酸和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郗艳菊;朱永明;王红志;李娜;张思轩;

    试验选择300头28日龄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0.1%的吲哚-3-丙酸(IPA)制剂,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0.1%抗菌肽制剂,探讨吲哚-3-丙酸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发生率、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粪便菌落构成等方面的影响,试验周期14 d。研究结果显示:(1)两试验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IPA组较抗菌肽组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2)两试验组腹泻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IPA组腹泻率极显著低于抗菌肽组(P<0.01)。IPA组腹泻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菌肽组(P<0.01)。(3)两试验组的干物质、粗蛋白以及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IPA组的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抗菌肽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两试验组均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含量(P<0.05),其中IPA组的总蛋白显著高于抗菌肽组(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含量(P<0.05)。此外,IPA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但两试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5)两试验组乳酸菌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大肠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IPA组较抗菌肽组乳酸菌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IPA和抗菌肽均能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以及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但是IPA较抗菌肽效果更佳,有望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进行开发与应用。

    2024年06期 No.374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应用

  •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生态猪养殖中的应用

    肖从兴;

    生态猪养殖因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而逐步受到重视。生态猪养殖过程中需要视情况灵活应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通过各项技术支持使其符合生态猪养殖要求。文章通过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简单介绍,进一步分析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生态猪养殖中的应用特点,结合常见生态猪绿色畜牧养殖模式,给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生态猪养殖中的应用要点,以灵活使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动生态猪养殖发展。

    2024年06期 No.374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问题探讨

  • 加速形成和发展饲料新质生产力推进饲料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誉丰牧业有限公司为例

    李博洋;张启文;李友华;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运用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文章以誉丰牧业有限公司的实践为例,研究饲料产业的发展路径。饲料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产业是农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强农的必要条件。政府支持,金融助力,是饲料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是饲料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第一动力。管理创新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革创新降低成本,提高商品质量,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改革创新各种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创新生产新模式,是调动生产力第一要素——劳动者的积极性,是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文章通过案例验证新质生产力理论在农业领域的适用性,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产业转型提供新视角。研究将“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饲料产业相结合,提出“科技创新是饲料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并构建“政策-企业-区域协同”的三维分析框架,突破传统单一维度研究模式。

    2024年06期 No.374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